《民革前辈与新中国》:用细节讲好统一战线故事

  • 2020.07.14
  • 统战园地

image.png

为了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民革组织和民革前辈们的政治选择和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建设作出的独特贡献,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团结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民革前辈与新中国》一书。该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担任顾问,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任主编,民革中央宣传部组织编辑。

《民革前辈与新中国》重温了民革前辈参与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是团结出版社履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民革故事,讲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故事”出版宗旨,推出的又一精品力作。

书中民革前辈的故事感人至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点:中共领导人与民革前辈的真挚友谊感人至深;民革前辈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投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选择感人至深;民革前辈为国家统一大业殚精竭虑、奋斗终生的赤子之心感人至深。

一、真挚友谊感人至深

在《宋庆龄》一文中,有几处细节的描写,以小见大,感人至深:

毛主席换上皮鞋,早早来到火车站迎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抵达北京。而之前为宋庆龄北上而制定的方案考虑之周到、细致,令人赞叹,即便方案如此全面,还要嘱咐:必须孙夫人完全同意,不能稍涉勉强。如有危险,宁可不动。

在邓颖超邀请孙夫人北上的会面中,虽然邓颖超怀揣着主席和总理的亲笔信,但是她并没有一见面就拿出来,而是作为老朋友寒暄之后,介绍自己参加土改及在解放区的所见所闻,以及汇报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及新政协筹备情况,在孙夫人听得入迷时,再拿出主席和总理的亲笔邀请信,显得那么亲切、体贴和尊重。

正是这种时时、处处体现出来的尊重和深情,不仅感动了孙夫人,而且令孙夫人为中国革命大业终将成功而兴奋。

在其他篇章中,表现共产党领导人对于民主人士关心、关怀的细节还有很多。《覃异之》一篇中,覃异之就常常赞叹当年他在香港从事策反工作时,周总理对于他们家庭关怀的细节,令他终生感动。党的统一战线的法宝绝不是空话,而是民革前辈真真切切从点滴细节中感受到的温暖,所以他们在后半生无怨无悔地、发自内心地要为新中国努力工作、为祖国统一奋斗一生。

二、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自愿选择投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

民革前辈都生于积贫积弱、军阀割据的旧中国,当年都是为了国家昌盛而追随孙中山干革命的热血青年,他们都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烽火、亲历了国共合作抗日救国的战斗洗礼,也从内心反对内战,渴望建立国富民强的新中国。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反映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在道路选择、大是大非面前,不以个人利益为先的大局观。

在《李济深》一篇中,李济深力主国共合作、反对内战,筹建民革,不怕暗杀威胁,领导民革开展策反工作,让读者看到了民革前辈自觉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选择由来。

从书中四十几位民革前辈的故事中,每一位都可以看出他们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生轨迹。

三、民革前辈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为统一大业奋斗终生

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反对分裂是民革前辈矢志不渝的心愿。1948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就曾派人游说李济深,许诺美国支持他组织新政府,来代替蒋政府与中共谈判,实行“划江而治”。遭到了李济深的断然拒绝,他说:“中国应该统一,划江而治是将中国分裂,万万不能。”

新中国成立后,像李济深一样的民革前辈,一直都把实现祖国统一,当成民革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在《屈武》一篇中写到,1983年,屈武作为当年国共和谈国民党一方唯一健在的代表,亲自给蒋经国先生写信,期望他“顺应潮流、体察民意、果断抉择,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正是诸多像屈老一样的前辈的这种感召,带来了台湾方面宣布1987年11月2日起,允许部分台湾居民,经第三地转赴大陆探亲,使分离了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这极大地鼓舞了民革前辈为两岸统一而工作的热情。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通过感受每一位民革前辈的人生精彩,使读者能够感知多党合作历史的厚重,从而启发我们丰富自己的生命涵义,向先贤学习,谱写属于我们这一辈的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