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论语》感悟

  • 2022.06.29
  • 校园生活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早有所闻,但一直半信半疑,今细读论语,有感而发。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image.png

子认为,不能用恩德来报答怨恨,对于已经有负于你或有过失的人,不能一味地宽容而给予恩德,否则就是纵容。恩德是用来报答恩德的,只能用正直来报答怨恨。正直,就是客观地面对有过失的人,不能以怨报怨,粗暴打击;也不能一味姑息养奸,纵容恶行。

其实,用以德报怨,来对抗以怨报怨,促进社会的安定,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纵容了一部分人,可能带来更为恶劣的后果。这是对孔子思想的断章取义,只有依靠一定的标准,来对待有过失的人,根据过失的大小给予相应的惩罚,来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只要社会有人,只要人在做事,就一定有人犯错,我们自己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别人犯错,这样社会就会不和谐,就会有很多矛盾;如果我们一味忍让别人犯的错,就可能是纵容。违法犯罪,有法律法规来约束。所以,我们面临的,更多都是如何对待别人犯的那些不属于违法犯罪的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会犯错,我们自己也会犯错。宽容自己容易,而宽容别人很难。所以孔子提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少犯错;宽容对待别人的过错。然而,宽容了别人之余,还要以公正的率直的态度去指出别人的过错,以助别人改正,而不是纵容恶行。而事实上,我们采取的态度,多半是,以怨报怨或者漠不关心。

社会日益发展,人际关系,日趋冷淡,漠不关心,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对于身边人,对于亲人,我们应该用最坦诚的心与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改正。往往最亲近的人,给我们的伤害也最大,所以我们越是要付出更多倍的耐心和努力,去挽回彼此的感情。这很难;但如果成功,最终的结局也会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