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右翼前旗,2001年整合区域内7所大中专院校、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革命老区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高校,是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自治区级示范校,也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区乡村振兴培训基地。

640.jpg

    

办学理念

学院“4321”办学理念为引领,坚持服务地方发展办学不动摇、坚持校企合作办学不动摇、坚持特色办学不动摇、坚持开放办学不动摇以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兴安盟支柱产业、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把学院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应用技术研发创新基地,努力建成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办学规模

学院占地面积1515.2亩,建筑面积21.17万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81万元生均图书129.5册。  

学科专业

学院聚焦自治区五大任务,紧扣兴安盟四大产业专业涵盖农林牧、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医药卫生、旅游、资源环境、教育与体育等12个专业大类33个专业。建有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自治区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建设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建设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3个;“1+X”证书试点项目26个。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8304人,专任教师4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7人副高级职称179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265人,“双师型”教师245人。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教坛新秀6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建有自治区级名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教学工作

学院现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立项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 个。职业教育“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本,自治区“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立项建设1本。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近三年,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学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自治区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区级奖项60项。

科学研究

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智慧生态农业”等13个主攻方向明确的科技创新团队积极江南大学、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发集团等开展科研合作和项目培育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成功加入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成立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近三年获批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3项,结项43项。

社会服务

积极发挥智力引领作用,依托学前教育专业、护理专业等4个骨干专业,积极构建乡村养老和托幼专业群,并获批自治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兴安盟“两米两牛一旅游”特色产业,组织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真正将技能培训建在产业链上。依托学院建立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区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基地和兴安盟“乡村振兴学院”,每年承担各级各类农牧民培训任务2万余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每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4000余人。

国际交流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充分发挥向北开放“桥头堡”作用,依托中蒙俄东北亚旅游商务合作学院,举办五届中蒙俄职业院校服务“一带一路”特色畜牧业论坛,开展10余次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助力“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积极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平台,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探索形成“政、校、行、企”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内蒙古森工集团、山东鲁安集团等120余家企业、20家院校及单位开展多元化合作。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同山东鲁安消防安保有限公司联合创办自治区第一所现代消防产业学院,并获批自治区首批“工匠学院”。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森工集团等15家企事业单位牵头成立“内蒙古现代消防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时获批自治区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绿色畜牧业生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风光互补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 - 校徽 -
  • - 校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