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以孝立身 以德树人——品孙庆佳老师传统文化讲座

  • 2021.05.15
  • 基层动态

借助党史学习教育的机会,我们学院有幸请来了孙庆佳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跟党走、树师风、建功业》的专题讲座。孙老师从行孝道、树师德、修自身等几方面,为我们送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的大餐。听了孙老师的讲座,结合我自己8年多学习传统文化的感悟,谈一谈我对孝道的理解,与大家共勉。

孙老师讲到,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就曾引用《大学》的开篇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大意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并长久地保持下去。在今天,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image.png

那么完善自我道德,从何做起呢?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君子为人之道的根本。

很多人会觉得:我经常给父母钱,经常给父母买东西,我挺孝顺的呀!在没有接触传统文化之前,我也一直这样认为,但是学习之后我恍然大悟。

孝有三种境界:小孝孝于身,中孝孝于心,大孝孝于志。

小孝是以物养亲,使父母衣食无忧。当下很多人认为多给父母钱,给父母买大房子,给父母买好吃的,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需求,这就是孝了。中国的老祖宗非常有智慧,很早就给了我们答案。子游不清楚孔子所说的孝,他去问孔子,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狗和马这类畜生都能赡养父母,对父母如果没有敬爱之心,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让父母衣食无忧顶多只是低层次的养,根本谈不上孝。

中孝是以顺怡亲,使父母顺心安乐。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孔子说,对父母的孝道,最难以长期做到的是和颜悦色的态度。不挑父母的毛病,不给父母脸色看,常给父母一个笑脸。让父母安心省心,不做让父母劳心费心之事。老人通常会感到孤独,舍身陪伴是为孝;老人爱唠叨,用心聆听是为孝;老人多节俭,理解尊重是为孝。不管是不是节假日,带着爱人,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讲外面的新鲜事,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多听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与她共鸣。

大孝是孝父母之志,以养荣亲,使父母光耀门庭。习近平的母亲齐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在太行烽火中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奔赴延安的八路军女战士。习仲勋对妻子也赞赏有加,他曾对子女说:“你妈妈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2001年春节,齐心通过电话问候、叮嘱习近平:“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这就是对家庭负责,也对你自己负责,这都一致的。”“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约定”,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毫无保留、披肝沥胆的赤子之心,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父母最大的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愿我们大家都珍惜堂上双亲健在的幸福时光,从当下做起,从我做起,立身行孝,长养孝德,做一个有德之人,大家共同成就一个道德完善的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