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等你来

  • 2020.12.13
  • 媒体播报

image.png

11月30日上午,迎着冬日的暖阳,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教学楼,迎来新校区的第一课。美术工艺系学生郑传玺说,“集成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新教学设备功能丰富,装置齐全,我们在全新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学习。”

截至12月5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已经顺利地完成了7个院系1500余名学生搬迁至新校区的任务,标志着学院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image.png

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陆晓龙告诉记者,“新校区的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宿舍从原来的8人间变成如今的6人间,同时配套饮水间、自习间、晾衣间、洗衣房、影像室、会客室等功能室方便学生使用。”教学大楼、实训基地、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图书展览馆、体育训练馆、创业就业孵化园、动力站、会议交流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设施一应俱全,教学、科研、生活等功能分区合理有序、和谐交融,俨然成为一座人文化、现代化、生态化、景观化、智能化的校区。

image.png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坐落在兴安盟党政新区,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总投资12.51亿元。在现代、宽敞、明亮的新校舍以及一应俱全的各式教学设施的背后,依然是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对优良的教学传统和立足兴安、面向兴安、服务兴安,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的坚守。

作为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级示范校,也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201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现有教职工610人,有正高级职称36人,副高级职称213人,内设党政管理机构14个、教学机构16个、教辅机构3个。在校学生规模1162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2%。

建有国家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10所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设有本科招生专业12个,开设文、理、农、工、医五大类52个专业。

image.png

学院本着“勤勉励志、求索笃行”的校训精神,秉承“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生即学徒、教师即师傅、课堂即车间、毕业即就业”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先后与包商银行、北方教育集团、捷克足协、华西希望集团特驱集团、莱德马业等百余家著名企业签约合作培养人才,已基本形成“一个院系一个行业规范引领、一个专业一个龙头企业衔接、一项技能一个企业师傅带领、一个学生多项特长保障就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人才支撑基地。

近年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兴安职教集团,整合区域内职教资源,为区域发展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与蒙古国东方省联合互派留学生,牵头组建了中蒙俄三国(区域)职教联盟,依托中外9所学院成立了“中蒙俄东北亚国际旅游商务学院”,与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联合成立了内蒙古西班牙语学院,较好地遵循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需求、有效衔接、多元立交的基本要求。

image.png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建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兴安盟函授站;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阿里巴巴集团、紫熙3D公司等企业共同打造大学生创业平台,与团中央共同建成了国内第一家在高校成立的中国青年创业社区;建成了内蒙古社科院兴安分院、兴安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学院、格局商学院兴安分院等平台;注重国学教育,建成了围棋学院、太极拳学院,并在学生中间推广书法、古筝、茶艺等;主动承担起兴安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技能培训任务,依托学院建立的自治区东部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各级各类培训任务15000余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每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4000余人;服务新时代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需要,在著名旅游胜地阿尔山市建立了研学旅行基地,努力打造新形势下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研学旅行品牌。

image.png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山表示,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将有力地促进学院办好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特色鲜明、创设自主品牌、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更多专业对口、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向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的目标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