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2021.03.11
  • 校园生活
近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组织宣讲团的同学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师生通过深入学习,纷纷发表自己的思想认识。

image.png

社科分院刘景海老师信念坚定:“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守望相助,努力把促进民族团结工作做细做实,在兴安大地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兴安学院的崭新篇章。”
师范教育系孙婉妮同学激动地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讲到‘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两个感人故事,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历史课。两段佳话,一脉情深。那种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手足情谊,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要坚信,民族团结一家亲,中华儿女一条心。不管是在困难时期,还是在各族人民日子越过越好的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护好民族团结生命线,我们才会有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竭力量。”
“包钢的建设带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工业门类的发展,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包钢的建成,奠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冶金工业发展的基础。‘三千孤儿’这段历史,为新时代做好我国民族工作,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旅游与民族文化系的丁婕也对两段佳话感慨良多。
“民族大团结,才能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民族之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审议讲话时强调,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一致,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因此民族团结就是人民团结,一个国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无坚不摧。我们年青一代要团结一致,跟随我们的祖国昂首阔步,锐不可当的前进!”美术工艺系杜钇萱同学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农牧林学与生物工程系的孟塔娜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所强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今青年所应该坚守并执行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缺少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所以坚定不移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各民族同学们的交流交往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姜宪龙深有感触:“总书记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关键是要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促使我们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在师生中间不断培树新发展理念,在高校的校园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社会舆论氛围,并付诸于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