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出生于清朝后期,在当时以博学广闻而著称。他精通书法、文学、金石学,留下了大量著述,并且他与当时跟随燕行使而来中国的朝鲜学者们的交流也非常频繁,因此他的文籍在海外也广为流传。翁方纲的好学遗传于他的父亲。翁方纲出生于顺天府大兴,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学习五经和诗文。他的父亲经历了8次乡试但都失败了,生活窘迫。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翁方纲从小就自然养成了简朴而节制的生活习惯。
为了完成父亲未尽的理想,翁方纲十分刻苦。他12岁就开始应试童子试,并一举成为秀才,从而被选拔成为顺天府学的学生。之后翁方纲更加奋发,在其15岁时,即乾隆十二年(1747)的顺天乡试中中举,排于因撰述《四库提要》而闻名天下的纪昀之后。第二年3月,翁方纲失去了父亲,他跟随母亲去了外祖父所掌管的书堂育婴堂。其外祖父也是有名的学者,并且收藏了许多名帖。翁方纲看到这些书帖后爱不释手,由此对书法研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段经历为他日后成为一代帖学大家埋下伏笔。
“帖派”领袖清朝时期碑学复兴,到了后期甚至与帖学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由各大学者书家分为的“碑派”、“帖派”的关系也是水火不容。两派之间矛盾冲突不断,而翁方纲就是其中“帖派”的代表人物,因此他也常常带头攻击对方。
翁方纲 行书 论绛帖卷(局部)
翁方纲 楷书 题赵松雪兰亭十三跋 1811年作从学书练基本功这个方面说,他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相传翁方纲能在瓜子仁上书写小楷字,功力精熟可见一斑。他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他早期重心是放在了仕途和学术研究上,因为太过于学习别人,而缺乏了创新和个性,这两点对于艺术家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
翁方纲 题薛稷书涅槃经帖 1812年作
2021.05.25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
2021.05.25【党史学习教育】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美育开局项目:万名师生诵读中国 两校区同升一面旗 共读一首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21.05.24【党史学习教育】机关第一党总支党召开史学习教育推进会暨“学党史读原著守初心”学习研讨会
2021.05.24【党史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组织师生在线同上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