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铸魂聚合力 科研联建话北疆——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与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召开座谈会
2025年4月17日,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与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在兴安书院举行座谈会,双方围绕“红色铸魂聚合力 科研联建话北疆”主题,深入探讨北疆文化挖掘与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座谈会上,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课教师林凡力博士带来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专题讲座,从前期成果积累、选题策略到申报流程,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分享,为双方后续科研项目申报明晰了方向、夯实了基础。
兴安盟红色文化专家任翔老师立足北疆文化特色,为科研方向与思政建设提出建议。他着重强调,马列部在课题申报时应聚焦应用理论研究,深入调研与兴安盟实际发展相契合的北疆文化分支,以鲜明的红色文化为底色,塑造课题的独特性。任翔老师特别指出,兴安盟红色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其独特性与唯一性无可替代,要充分整合盟内可移动类文物、革命旧址等不可移动类文物以及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从历史脉络、精神内涵等多维度进行深度挖掘,通过科学梳理与系统研究,精准锚定课题方向,让红色文化在学术研究与思政教育中焕发新生。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赵晓伟馆长全面回顾了双方在人才培养、党建文化交流、升本工作等领域的丰硕合作成果。他分享道,过去一年,纪念馆积极创新思政工作模式,以红色文化为根基,积极打造红色思政教育主阵地,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实践体系。针对未来合作,赵馆长就深化全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体系建设、强化双方合作纽带进行了深度剖析。
双方还围绕北疆文化资源库数据库共建、大思政课建设展开热烈研讨。会后,全体人员共同体验“重走长征路 VR”红色教育虚拟课程,以沉浸式体验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科研协作合力。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部主任姚月在总结发言中提出要求,希望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全体职工精进业务能力,深化与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的交流合作,以开拓创新的思维,深入挖掘兴安盟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