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扩招生思政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2022.01.25
  • 综合新闻

走进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寒假扩招生的线下课堂,聆听思政课程“第一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我们看到思政教师们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全面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课前 抓住全会精神的核心实质,聚焦立德树人教育使命。

根据扩招生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模块研究、集体备课。宣传部组织学院理论宣讲团成员及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全体教师温习“决议”内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研究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开展了再学习、再提升、再把握。通过学习,确保了准确掌握领会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经过理论研讨、集体备课,明确了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讲出新时代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现实意义这落脚点、讲出“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这一支撑点等重点、难点,确保了思政课教师正确政治方向。

image.png

课中 挖掘“决议”中的育人元素,落实为党育才根本任务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找到他们思想上的困惑,聚焦学生理解认同,通过纵向、横向历史事实的对比来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所取得的四方面伟大成就以及百年奋斗带来的中华民族四方面大改变,从而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提升思想认识水平。聚焦学生崇高精神追求,通过共勉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不同时期所涌现革命先烈的故事,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引导学生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聚焦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通过回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个坚持”,梳理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讲清楚中华民族百年历程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代化强国的光辉未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且行且珍惜,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image.png

课后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夯实“三全育人”大格局

加快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将立德树人不仅落实在思政课堂教学之中、更要渗透在校园生活各环节、延伸到社会服务与发展各方面。在红色实践探寻课程上,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步伐参观民族解放纪念馆、红色党史读书角等重要红色历史载体,走进社区听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这些鲜活的思政课程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解,喜闻乐见地开展党情、国情、区情、盟情等百年成就教育,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image.png

学院将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外在要求和内在自觉相统一、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统一、内容融入和精神涵养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开展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继续夯实大思政育人格局,让“小课堂”扛起“大担当”,通过课程思政、思政课生活化、思政课社会化等形式,拓宽育人渠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