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文献抢救性整理研究》课题组召开阶段性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动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文献抢救性整理研究》工作,4月2日下午,在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课题阶段性研讨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课题主持人高爱军主持了本次会议,课题组成员刘景海、娜仁格日乐等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课题主持人高爱军结合自身在参与兴安盟民族团结示范盟创建实践,再次强调了此项课题意义和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并对课题组成员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谢。高爱军指出,认真总结和挖掘我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宝贵经验,向决策层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是发挥我院高校智库作用服务地方的现实表现,也是作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际行动。
会上,听取课题组参与人娜仁格日乐、刘景海及其他成员阶段性成果汇报后,高爱军对接下来课题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是在现已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整理并研究材料,使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二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课题组成员要继续到基层补充调研,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实事求是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三是课题组成员要形成合力,发挥专业特长,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整理研究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文献资料,揭示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特色与成效,阐释兴安盟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过程。
会上,内蒙古社科分院副院长刘景海指出,兴安盟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的诞生地,是民族团结的示范盟,系统性整理和挖掘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经验、成就是新形势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研究工作要从注意两个纵向横向历史维度,突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民族工作精神,从干部到普通人分类、分册开展研究,以求全面而又客观。
会上,课题组成员之间还进行了阶段性研究心得体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