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品鉴 | 原创美文:2023·拥抱我们的春天

  • 2023.01.01
  • 国学活动
2022

HAPPY NEW YEAR
2023


大家都说2022的365日太难、太难。时而静默,时而管控,时而隔离,经济惨惨淡淡,教育似乎都不再内卷,更多人选择用“躺平”来安慰自己并不想躺平的心。从330天的绿码守护变成30天前仆后继红码的铺天盖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咳咳咔咔的讨着生活,过着日子。发烧没停,咳嗽没停,网课没停,快递没停,餐饮没停,公务没停,交通没停,时间也没停。

我闭上眼,只是一瞬间,那些世界纷争、航天奇迹、伟人辞世、同舟共济、燎灼焦虑在瞬间烧融,含泪成为永恒的模子,一次次撞击眼睑,重复地嵌进我的心里,无论美好的还是悲惨的,都成为历史的一抹永恒,伴随岁月瘢痕化作细细小小的尘土飞扬。我睁开眼睛,又如世纪漫溯。就发展而言,我们2022一整年都生活在巨大的矛盾中。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向着一颗火热的太阳,背对着一颗默默无闻的月亮,人类不断融合聚集成“地球村落”向宇宙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探寻问候,科技共兴,文化共荣,信息共享,病毒来了也在共难。我们接受也罢,抗拒也罢,你吸入我的芬芳,我吐出你的忧伤。我们都是和光之尘,渺如云烟,尽管我们不愿看到,但我们依旧每天收到不同媒介相互冲突的道德标准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在层层叠叠的迷雾中,努力寻找一种归属感,努力创造一种存在感,努力践行职业责任感,努力捍卫国家荣誉感,努力修炼一个民族宽容大度的品质感!

在那些犹疑的时光里,我们失去了从容自在,我们失去了岁月静好,我们失去了挚爱的战友,我们失去了抡起拳头大刀阔斧的施展空间,我们失去了眼中最亮的那颗星,我们失去了心底最温柔的那块田,我们甚至在无数个暗夜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被人类思考了数千年依然晦涩难懂的问题。在“停车理论”撞上南墙头破血流的时候,我们似乎突然顿悟了幸福的尽头就是可以简单到可以健康的老去!一条路并不因为它路边长满荆棘而丧失其神秘和美丽,奋勇者照旧向前进,大多数人依然对这个世界一往深情。这世上虽没有什么追求是一生一世的,要做英雄、要做学者、要做诗人、要做凡人,所要付出的代价不多不少,只是一生一世,只是生死以之,这是多么虔诚多么单纯的祈愿。于是我们互相补台,彼此成就,虽有无数个不完美,但还是努力绘就了一个同心圆。我们的时间、我们的诚意、我们尽可能用99%非常之时的非常之心来思考如何坚持!如何坚守!如何坚毅!透过世界的复杂性来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鲁迅先生在《碑碣文》中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没有趟过激流险滩,没有在万千艰难中磨砺洗练,如何有“一花一世界”的悲悯沉静,如何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慷慨壮阔?

 “我活过,我写过,我爱过”,司汤达的红与黑依然启迪着百千年的读者,终有一天,苦难和坚持都会成为我们行者路上的丰碑,上苍终将偿还欠人类的尊严和温柔,无论身处何时何方,怀揣希望,放眼春天,并为此而努力细嗅蔷薇,就是最美好的了。

目标——方案——路径,然后就是最不容易坚持也最弥足珍贵的勇气!无论他复杂如布洛芬一样的药剂,还是简单如1+1等于2的算式。不论我们的职业角色是什么,也不论我们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链上处于什么位置,我们都努力发挥了一种能量源的作用,我们都在努力的活着!在我们开车前往某个地方时,没有因为害怕没有车位而把车停在200米外的地方,去你想去的目的地,然后再停在该停车的位置上!

2023已经飘然而至,我们还不能放弃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还必须要找寻生活的目标,我们还必须在目标中设定一部分超出能力所限的范围,要有1+x的半径,否则就违背了我们内心最本质的东西。人生其实就是一部小说,不在于长篇、中篇、还是短篇,在于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虽然我们经历了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苦难和痛苦,虽然我们的聪明才智不意味着能更快摆脱命运的扼喉,那些与生俱来的天赋、良好的教育、天使坠入凡间给你的运气,都不能保证我们历经磨难就一帆风顺,生活永远是复杂而艰辛的,即便你觉得当下最难,但其实也是未来的“好在往昔”,我们与外在世界有着无法逃避的联系,人们常说全球化使我们处在一个有别于以往任何时候的全新时代,但我们也要看到全球化重新定义了我们与这个世界交流共容的方式。

2023的未来,我们不仅仅要阻止坏事发生,还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没有哭过的人是野蛮人,同样没有笑过的人则是无心人。不相信春天已来的人永远也感觉不到温暖。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会改变外在的现实,我们每一颗砸在土地上的辛勤汗珠,都将为春的画卷填一笔生命的气息。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我们已别来几春未还家?窗口樱桃次第发。望春三年画中尝,春晓一声酒满觞。未来的日子,大胆地张开双臂拥抱属于你、属于他,更属于我们的春天。

XIN

NIAN

KUAI

LE



作者简介:朱艳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宣传部负责人,兴安盟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