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系举办跨省教研交流活动 ——沉浸式分享点燃教育革新火花
4月10日下午,一场意义非凡的跨省教研交流成果盛宴在师范教育系拉开帷幕。师范教育系骨干教师研习班汇报交流会重磅举行,八位刚从浙江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研习归来的骨干教师化身“智慧使者”,倾囊相授所学所得。校党委书记斯钦都楞在现场与师范教育系全体教师共同沉浸于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智慧交融之中。 一、对标金华职大,分享创新经验
在“金职经验”主题分享环节,骨干教师们打破传统汇报模式,以“理论讲解+实践案例+实操指导”的立体化形式,为在场教师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知识分享。 庞进元主任通过对比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与本校的发展历程,用详实的案例和数据,生动诠释了唯有持续改革创新,才能收获教育教学丰硕成果。
何艳楠老师率先围绕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本科建设与产教融合实践展开深入剖析。她结合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从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多个维度出发,分享优化专业建设的新思路,为专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黄静老师以五金建设为核心,深刻阐述其作为贯彻国家“一体两翼五重点”战略任务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推动学校内涵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积累和关键办学能力提升方面的关键作用。她提出职业学院课程开发应实现“三个转向”——从“学科”到“职业”、从“知识”到“能力”、从“谋业”到“人本”,并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教材为例,详细解读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教材开发路径。
田萍萍老师聚焦OBE教学理念,指出职业技术大学培养的是研发与生产之间的中间型、复合型人才。她强调,优质课程内容的构建需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紧密贴合实际岗位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尤其要围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未来工作岗位重新规划课程体系。
邹可欣老师从教材开发、幼儿活动设计等实际教学环节入手,结合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的学习感悟,分享五金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石文远老师则专注于职教理论科研项目,为教师们系统讲解项目的基本结构、选题技巧、内容撰写要点、价值挖掘方法以及条件保障策略,助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白欣宇老师围绕“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阐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
史明敏老师以“教师的出发点应是学生的岗位需求”为核心观点,强调教师要深入解读政策文件、研读教材、精准分析岗位需求,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此次分享会不仅是一次经验交流,更是点燃师范教育改革创新的星星之火,激励全体教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变革,携手探索“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创新破局”三位一体的师范教育发展新模式,共同书写师范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
二、立足专业实际,梳理创新举措
对照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办学经验,师范教育系已启动以下工作:
专业建设方面:师范教育系已建成教育部创新发展心动计划骨干专业1个、内蒙古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自治区首批服务一老一小特色专业1个。
课程建设方面:师范教育系已成功获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开发标准化课程13门、MOOC上线课程5门,研制课程标准22项。
团队建设方面:师范教育系已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
教材建设方面:师范教育系已开发校企合作教材5部,其中《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获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基地建设方面:师范教育系已实体化运营校内附属幼儿园一所,建成校内实训室39间,成功打造了“一园三院五中心”的实践平台。
资源建设方面:师范教育系已建成省级学前教育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开发标准化课程13门、特色资源72个、社会培训资源4项,形成"五位一体"资源架构。资源库应用成效辐射中西部40所院校,用户突破7000人。
三、聚集区域需求,规划专业发展
未来,师范教育系将聚焦学前教育提质升级及托幼一体化发展趋势,面向区域人才需求,围绕“五金”建设系统规划发展路径:
1.打造学前教育职业本科金专业
通过开展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认证,深入推进“二元融合、三环紧扣、四阶递进、分层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持续推进“走园”及课程综合化课程改革;将学前教育专业打造成国内知名、自治区一流职业本科金专业。
2.打造学前教育职业本科金课程
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系统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的课程改革。开发以岗位任务为载体的案例综合课程、情景综合课程、项目综合课程,打造一批产教融合高阶课程、专业特色方向课程、中高本一体化课程。
3.打造“双师四能”职业本科金师资
创新实施“双师四能”结构化教师团队建设,聚焦教育教学、课程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服务四大核心能力,构建“传帮带”三维培养机制。以青蓝工程为实施主线,打造双师型教师终身成长基地,形成阶梯式培养体系:通过“新教师工作坊”夯实职业根基,借助“教学进阶训练营”提升课堂创新力,依托“教师胜任力提升工作坊”强化综合育人素养,借助“骨干教师加油站”培育学科领军人才,依托“名师工作室”孵化教育创新标杆,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分类推进。
4.开发学前教育职业本科金教材
在“双高”学前教育专业群教材建设基础上,分类推进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级重点教材建设,构建“政策引领、产教融合、数字赋能、分类实施”的四维推进体系,力争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的新形态教材和数字化优质教材。
5.打造学前教育职业本科金基地
依托婴幼儿托幼一体化产业学院、幼儿教师技能成长产业学院、围棋教育产业学院三大产教融合特色平台,深化“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系统构建学前教育职业本科发展的特色实践体系,通过整合三大产业学院的资源优势,发挥幼儿园合作网络优势,实现师资、课程、设备的全域贯通,打造集“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教育类专业示范性基地样板,为学前教育职业本科教育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6.推动国际化合作纵深发展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构建“国际交流-课程开发-赛事展示”三位一体的国际化合作体系,推动国际化合作走深走实。通过开展国际交流项目,与海外高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师生互访、学术交流等活动;同时,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开发国际课程,引入国际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发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积极参与国际赛事,展示教育成果和创新实践,拓宽专业的国际视野。推动专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学前教育职业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此次赴金职大培训,为师范教育系带来了前沿的办学理念与实践经验,进一步明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发展路径。站在新起点,师范教育系将锚定发展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等举措,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服务社会能力。未来,全系师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区域教育事业发展,为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奋力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精彩答卷!